“這是頭天采摘的,一大早就進京了,有12噸?!弊蛱?,新發地市場蔬菜銷售區,“茄子大王”李軍指著新鮮的茄子說,他在河北棗強的扶貧種植基地一年能供應北京8000噸茄子,持續不斷地助力當地1000多名貧困戶脫貧。記者從新發地市場獲悉,截至目前,新發地市場扶貧種植基地已經覆蓋19個省78個貧困縣,種植面積達96.6萬畝,帶動36萬人脫貧致富,新發地市場每年銷售的蔬菜中,來自各個扶貧種植基地的“扶貧菜”超百萬噸,占比超三成。
“你看,這是‘面包’茄子,我們今年就試種了兩個棚,看看北京市場的認可度!”李軍拿起一個胖胖的綠色茄子說,這種茄子口感比較面、糯,適合涼拌和清蒸,價格也高一些,批發價為每斤2.4元。李軍在河北棗強的扶貧種植基地有1500畝,“今年6月開始種茄子,現在是第一茬進京的茄子,每天的供應量會不斷增加,保障市民冬季蔬菜供應需求?!?/p>
像李軍這樣的扶貧“大戶”,在新發地市場還有不少。趙士剛是新發地市場“西紅柿大王”,2018年他開始在山西陽高縣建立種植基地,與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,引進新品種,已帶動980多人脫貧?!柏毨艨梢砸酝恋睾痛笈锶牍?,然后在基地賺工資,還可以自己種植大棚,我們統一提供種苗、種植技術及肥料,用保底收購價收購,這種模式基本上每畝能夠收益8000元左右?!壁w士剛介紹,他在陽高的種植扶貧基地面積360多畝,帶動當地農民的1400多畝加入大棚蔬菜種植,夏季平均每天進京西紅柿120多噸,冬季平均每天進京25噸至30噸。
王興君是“菜椒大王”,他的扶貧經歷挺不容易。第一年在內蒙古林西種植的200畝菜椒,剛剛進入采摘期,就遭遇冰雹,顆粒無收。他沒有氣餒,不斷提升種植模式和技術,推廣冷棚和高溫棚,現在他的200畝示范基地已帶動當地3000畝蔬菜種植,其中有1000多畝為冷棚和高溫棚,優化了蔬菜尤其是菜椒的供應結構,還帶動了當地2155人脫貧。
新發地市場“企業抓兩頭,農民干中間”的扶貧模式獲得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“組織創新獎”。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,近四年來,新發地市場扶貧種植基地已覆蓋19個省78個貧困縣,種植面積達到96.6萬畝,帶動36萬人脫貧致富。(記者 孫穎)
-
深化藥品監管體制改革:北京市藥監局成立5個直屬分局
記者從北京市藥監局獲悉,12月1日起,北京市藥監局剛剛掛牌成立的5個直屬分局正式履職。
-
北京:全力做好冬春季院感防控
記者12月1日從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了解到,針對國內多地相繼出現本地確診病例,冷鏈外包裝多次檢出新冠病毒等情況,北京市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持續開展醫療機構感染防控檢查、督查、排查、調查,全力做好院感防控工作。
-
北京冬奧會金銀紀念幣(第1組)發行
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紀念幣(第1組)發行儀式1日在國家游泳中心“冰立方”舉行。
-
頤和園耕織圖景區升級亮相
經過近一年升級改造,頤和園耕織圖景區昨天開放,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也重新亮相。
-
廢棄老廠花圃 變身“重陽花房”
拆違騰出的寶貴空間,該如何有效利用,又該如何防止違建卷土重來?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給出了答案。
